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文化 山东地方网 2023-12-21 532浏览

厦门自规局生态保护见成效 鹭岛珍稀物种遇见率提升

近两年,厦门湾白海豚平均群体遇见率为2.3群每百公里,平均个体遇见率为10.7头每百公里;黄厝文昌鱼保护区内文昌鱼密度为45尾/每平方米;栗喉蜂虎骑马山保护区内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五缘湾湿地公园觅食区在迁徙前可观察到3000只以上集中。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属机构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基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区科学管理,探索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厦门模式”,如今这些珍稀物种种群已稳定并逐步回升。

这些成果,不仅得益于保护区生态科研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更得益于保护区事务中心持续不断的宣传、科普和保护活动。近年来,厦门市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拯救繁育濒危物种,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开展保护宣传教育,使全市的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发展。

据统计,今年保护区事务中心已主办2023年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世界地球日、6·8海洋宣传日、鼓浪屿大海保卫战、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等主题宣教活动24次,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把保护的意识从小种在孩子心中,带动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持续发挥福建省“红领巾”校外体验示范基地和厦门市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的作用,今年已接待参观学生、市民55批次,1000余人次,同时,今年基地还被福建省林业局评为福建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自保护区事务中心建立以来,保护区的生态科研智能监测从无到有,从基础到深入,科研监测成果成绩斐然。如今,厦门保护区的现代科技管护体系初步成熟,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内,每周有专员定期两次在海上开展巡航;保护区事务中心还聘用协管巡护员加强保护区内巡查,及时制止保护区内电鱼、挖花蛤等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行为;大屿岛、鸡屿岛、骑马山实行每日值守巡查,对涉及保护区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保护区事务中心还建设智能监管系统,创建自然保护区监控预警体系,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巡、视频探、网上管”的智能监管模式,实现对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的实时监视、动态感知、智能预警,辅助开展中华白海豚、白鹭、栗喉蜂虎等珍稀物种的科研观测和实时监控,观测和监控的数据也为后续科研成果、工程建设等提供有力帮助。(张启智 张琼)

山东地方网

山东地方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山东地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山东地方网 shd.zh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